中药百科

每天学一味中药—山楂

作者:河南省格得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日期:2018/4/15 9:41:06

山楂

CRATAEGI FRUCTUS


来源

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laegus pinnatifida.Bge.var.major N.E.Br.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

相关名

山楂、楂肉、山查、红果、山里红、山里果、羊球、棠球子、糖球子、酸楂、炒楂、焦楂。


图片

产地

主产于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辽宁等省。


采收加工

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切片,干燥。


性状鉴别

本品为圆形片,皱缩不平,直径1~2.5cm,厚0.2~0.4cm。外皮红色,具皱纹,有灰白色小斑点。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。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,但核多脱落而中空。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。气微清香,味酸、微甜。


饮片 炒山楂

形如山楂片,果肉黄褐色,偶见焦斑。气清香,味酸、微甜。


焦山楂

形如山楂片,表面焦褐色,内部黄褐色。有焦香气。


性味归经

酸、甘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


性能特点

本品酸甘开胃,微温能通,消化行散,药力颇强。入脾、胃经,善消食化积,治油腻肉积。入肝经,善活血散瘀,治血瘀痛经、经闭等。


功效

消食化积,活血散瘀。


主治病症

(1)食滞不化,肉积不消,泻痢腹痛。

(2)淤血痛经、经闭,产后瘀阻腹痛,胸痹心痛。

(3)疝气偏坠胀痛。
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9-12g,大剂量 30g;或入丸散。消食导滞宜用焦山楂。


配伍

山楂配神曲、麦芽:山楂性微温,善消油腻肉积;神曲性温,既消米面食积,又和胃;麦芽性平,既消米面食积,又健胃。三药相合,既消各种食积,又健胃和中,但见食积不化或消化不良即可酌投。三药常炒焦用,习称焦三仙。


使用注意

本品味酸,故胃酸过多者忌服,脾胃虚弱者慎服。


药理

本品有助消化、降血脂、抗动脉粥样硬化、抗心绞痛、强心、降血压、抗心律失常、增加冠脉血流量、扩张血管、收缩子宫、抗菌、调节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、抗癌等作用。


山楂的故事

南宋绍熙年间,宋光宗最宠爱的妃子病了,面黄肌瘦,不思饮食,身体衰弱,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,都不见效。于是,宋光宗张榜招医。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,为贵妃诊脉后说:“只要将山楂与红糖煎熬,每饭前吃五至十枚,半月后病准能见好。”贵妃按此法食用后,果然不久病就痊愈了。后来,这种酸脆香甜的蘸糖山楂传入民间,就成为冰糖葫芦。如今,冰糖葫芦已不独在北方才有,全国各地都已盛行,成为儿童十分喜爱的东西了。


(来源于百度百科及药圈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联系方式:15378765231 

QQ:1413285410

公司官网:www.hngdyy.cn